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……”
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让人向往不已
在佛山南海狮山,也有一个“桃花源”
——松岗沙水村
古建筑静默无声,等待着被记起
墙上刻画的,是古村旧时的光阴
沙水村建于明朝,经历600年风雨洗礼,村中依然保留着不少明清、民国时期的建筑。时光流转,这些烙满岁月痕迹的老建筑,到底记录着怎样的故事……
旧时名人居,现已改作村委办公楼。沙水村居民豪哥说,“这栋建筑没有改建过,现在的它就是原来的样子。”房子的主人叫区芳浦(1891-1951),解放前曾两次担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,还是南海名校——石门中学的董事。透过眼前这红砖绿窗,恢弘的建筑,细细感受,仿似看到了房子的昔日荣光……
区芳浦,除了是房子主人,也是村民极为称赞的一位人物。只因在他任省财政厅长时,豁免杂捐百余种。乐善好施的他,还为家乡修桥筑路,建沙水小学,派粥,施棉被……不仅润泽了沙水村人,还惠及到附近四乡的人。村里的人喜欢说起他,不仅仅因为那显赫的身份,更因为他为百姓做了那么多实事。
区芳浦投资兴建的沙水小学原门楼
2001年,沙水小学撤并往桃园小学。原来的沙水小学礼堂直到现在还保存完好,只是已经被出租给私人工厂用作办公场所了。豪哥回忆起在这里念书的时光,感叹当时班上虽然同学仔不多,但也十分快乐。此时若是经过校门的你,是否还会想起,那些年,同桌的他/她呢?
再往前走,便到了村里的文昌塔。此塔又叫奎星楼,光绪年间就有了。“儒有多文以为富,圣而不测之谓神”,两侧的对联不难看出沙水村的崇文之风。听村里的老人说,以前小孩入学前,都要先拜奎星,期望学有所成,光宗耀祖。
也有老人说,在文阁(即文昌塔)旁边的风水塘叫砚塘,里面盛满“墨水”,而文阁为“笔”,文阁西北的小广场为“纸”,就是一个完整的文房四宝“笔墨纸砚”的风水格局。无论立意为何,这些口口相传的典故背后,都包含着沙水人祈求文运昌盛、人才辈出、功成名就的心思。
被锁上的木门内,有多少父母“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”的期盼,又藏了多少有志少年的鸿鹄壮志?
旧时的民居、水井、石桥犹在
安居乐业的生活仍继续
沿着区芳浦故居往下走,笔直的村道映入眼帘,两边分布着15条巷道。巷道廊廓上,精致的壁画和雕塑马上就能把人们的目光吸引过去。还有那些看上去沉稳厚重的屋瓦,还散发着古时独有的优雅。不难看出旧时沙水人对生活的讲究。
巷子里的这口古井,如今还在养育着一方人水土。豪哥告诉我们说,以前周边的街坊都会到这里打水洗衣做饭,这里的井水很甜,养育了沙水村一代又一代人儿。
奎星楼大门口对出,沿着石阶拾级而下,有一座用石板铺设的桥,叫做踏石桥。石桥是村民自发铺设的,方便到对岸走亲访友和到田里劳作。没有人知道,多少人踏过这些青石板;也没有人知道,多少爱情,在这里发酵成平凡而温馨的家庭。
道光至民国年间,石桥下的小河还流淌着清澈的河水,桥下经常有船。那时候,村民出行和农产品的买卖都离不开这条小河和来往的船。沧海桑田,如今,小河消失了,唯有石桥依旧在这里。那些发生过的事,青石板都记得……
年年岁岁桃花开
谁又知道,种花人却在老去
沙水村东连里水,南接龙头,西依南国桃园,北靠石泉,是著名的桃花之乡。1980年起,沙水村委会调整了农业结构,把耕地改种桃花。从此,这里便成立人们口中的“千亩桃花基地”,2002年更获评为“南海市桃花品牌村”。村口的标牌昭示着过往的辉煌,与远山连成一片的绿油油的桃花树,就是最直接的佐证。
一位老人戴着草帽,正在桃花树下除草,见到来访的我们,便热情地聊了起来。老人叫何润泽,今年80有多,已经种了30多年桃花。何伯身体依然健朗,每天打理着桃花树。
“我地(们)种嘅(的)桃花好靓啊,好多人来买。”河伯介绍说,沙水的桃花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开始有名,直到现在,每年春节前夕,千亩桃花美得就好像书里画里的桃花源。
除了卖到广州、佛山、深圳、珠海和邻近县市外,村民们种植的桃花还远销香港,澳门等地。每年总有大批游客、商贾云集这个桃花乡,争购桃花。
“家阵(现在)种桃花的基本还是最开始的那批人,30多年过去了,种桃花的人都老了”。交谈中,他一边吸着烟,一边叹气。何伯儿孙满堂,但六个儿女、十几个孙子,没有愿意继续种桃花的。何伯的桃花以前有十几亩,现在剩下的已经不多了。